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8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和谐家园
2022年08月10日

大学生志愿者“说”

刘多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丰一社区

今年夏天,我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核酸现场承担扫码工作。通过亲身实践,我才知道防护服的厚重闷热,防疫人员的辛勤劳苦。层叠的复合材料将整个身体严丝合缝地包裹其中,加之长时间站立,每次大筛结束脱下防护服之后,衣服都已湿透。在服务中,我发现老年群体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不太熟悉,我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愿承继前辈们的奉献精神,在志愿服务的点滴中彰显年轻一代的使命担当。

王屹琳 华东理工大学双河社区

三月,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我也因学校封闭而留在了家中。线上的教学模式让我有了许多的碎片时光,也给了我加入社区志愿者的机会。最开始还有些忐忑,因为和居民来往较少,不知道该如何与大家相处,但阿姨爷叔的热情打消了我的顾虑。志愿服务过程中,我帮助老年人申请核酸码,替社区发放物资和抗原,最常听到的就是一句“谢谢侬”,正是这一声声“谢谢”,拉近了我与小区居民们的距离,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志愿者里不乏一些老党员的身影,他们仍然活跃在一线,身体力行地为我这个后辈做榜样。虽然疫情会过去,但服务他人的心不能停下。

朱冰菁 上海健康医学院虬江社区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作为一名大学生,穿上“小蓝”的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身为一名志愿者的光荣,虽然很累、很辛苦,但能为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和身边的人做点事,就感觉很踏实、很温暖、很幸福。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感到十分骄傲。

张汪初扬 上海商学院虬江社区

志愿者工作需要爱心,更需要耐心。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帮助对电子设备不熟悉的老人们获取核酸码;帮助腿脚不便或是带着孩子的人员进行绿色通道引导;帮助工作人员们分发降温、消毒物资以确保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热情与奉献,换来人们的笑容与感谢,同时磨砺自我的意志与毅力。在未来,我会继续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王惠 同济大学万镇社区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医者们共同的初心与使命。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抗击疫情做贡献,在特殊时期为身边人保驾护航。每次核酸筛查现场,我都会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服务队成员们一同进行核酸扫码、收样等工作,并维持采样队伍秩序,引导居民保持间距、做好个人防护。炎炎夏日,工作结束时的我们常常汗流浃背,但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我感受了奉献的快乐、感受到了“被需要”,更感受了社区上下同心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念与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温情。愿疫情早日过去,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潘人杰 上海健康医学院吉镇社区

作为一名大学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承担扫码工作之初,我对操作步骤会有些生疏,但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很快熟悉起来,与志愿者小伙伴们一起合力迎接核酸检测高峰时段的“长龙”。烈日炎炎,当我身穿“小蓝”,衣服瞬间就被汗水浸湿,这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那些身穿“大白”医护工作人员的艰辛。他们坚守在自己的“战线”上,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挥洒着汗水,向那些长期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朱凌翔 上海海洋大学吉镇社区

“请大家排好队,保持两米距离。”在核酸检测点,我们耐心维持核酸采样的现场秩序,提醒群众佩戴好口罩,指导和帮助群众提前准备好健康码。有时,我也会参与核酸采样辅助工作,用心用情服务每一名群众。通过参加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锻炼意志的机会。这次的志愿服务让我体会到了一份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满足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